【甘肃纪检监察网】正宁:多管齐下 破解农村 集体“三资”监管难题
近日,庆阳市正宁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好消息接连传来:三嘉乡林坡村对村账务、集体财产分类分批登记造册;湫头镇王郎坡村一笔拖欠近十年的土地流转租金终于追回入账;西坡镇250户村民拿到了拖欠的165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曾经的百亩闲置地已种上经济作物,成了大家眼里的就业增收“黄金地”……
村集体资金“颗粒归仓”,闲置资产变“增收活水”,这背后是县纪委监委精准发力、筑牢“三资”监管防线的实践。今年,该县纪委监委紧盯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突出问题,构建“协同聚合力、数字强赋能、制度促规范”监督体系,精准施治。截至目前,处置“三资”领域问题线索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人。
农村集体“三资”点多、线长、面广,县纪委监委以“1+X”监督机制破题,整合巡察、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优势,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协同发力,增强监管合力。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通过专题会商压实监管责任,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专项排查,覆盖10个乡镇94个村,重点核查集体财务管理、合同履行等关键环节,发现问题32个,推动整改村级财务问题19个、规范集体经济合同10个。
协同监督之外,数字赋能让“三资”监管更精准高效。“账目公开透明,花钱去向清楚,我们放心!”五顷塬乡孟河村村民的评价,印证了“阳光三资”建设成效。县纪委监委整合民政、住建等多部门数据,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和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全面公示政策、资金发放、项目进展等信息,激活群众监督活力。
同时,该县建立“数据分析—线上转办—线下核实”闭环,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共享信息、会商研判,精准揪出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今年以来,平台更新基础数据3.9万条,督促17个县直部门公示惠民补贴84项21.4万条,核查疑似问题资金2.1万条,受理群众投诉95件、办结88件,以“数据跑路”提升监督质效。
标本兼治,方能长效。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针对监管漏洞推动建章立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出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制度,推动村组健全资产清查、收益分配等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细化监管流程,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体系,从源头防范风险。(宋亚娟)
中共庆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庆阳市监察委员会
甘公网安备 6210020200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