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村务监督委员会让监督零距离
“自从换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我们心里越来越敞亮,村里最近干了啥?集体钱花哪里了?补贴该发多少?都清清楚楚的,我们隔三岔五都会过来看一看……”几名群众在村部公告栏前一边议论着,一边浏览着村里“三务”公开明细表。
群众点赞的背后,是宁县进一步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班子建设,明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权利和方式之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提升村务监督能力,选人用人是关键。近两年,宁县注重从关心村上事业、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乡贤人士、退休干部中提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并进行严格的廉政、违法犯罪前科审查,真正让坚持原则、公道正派、遵纪守法、群众公认的村民担任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如今,全县257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人人都是村里的“能行人”。
为保障村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县乡村三级严格按照“六有”保障标准,每个村都做到有办公场所、有机构挂牌、有机构印章、有组成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经费,与村“两委”同规格设置、同标准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已成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的重要力量。
今年,县纪委监委还研究制定《宁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办法(试行)》《宁县村务监督工作指南》,成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手中两大“法宝”,特别是制定的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监督、村乡村振兴项目监督、村级“三务”公开监督、村级财务监督、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监督、村干部廉洁履职监督七项“制度+流程图”,为村务监督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确定了路径。
日常工作中,村务监督委员会注重当好“三员”,即当好政策宣传员,通过日常聊天和走访入户,广泛宣传惠民利民政策,让县乡重大安排部署、乡村振兴举措及时传达到广大群众当中;当好村务监督员,通过列席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审查村级财务账据、参与村级项目监督、审核村级资产资源使用交易、督促村务公开等方式,促进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当好纠纷调解员,充分借助贴近村“两委”、融入干部群众的优势,随时随地深入农户,了解掌握民情民怨,耐心细致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的知心人。
为了让村务监督委员会“能管事”“敢管事”“管好事”,县乡纪委还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开放特事特报权,除定期向乡镇纪委反映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外,对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可直接报县纪委调查处理,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执纪的“前哨”作用,彻底打通了基层监督“最后100米”。
同时,为避免村内监督拉不下情面、扯不开硬茬的现实问题,乡镇纪委按照就近便捷的原则,将乡镇所有行政村划分为若干监督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任组长,几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组员,每季度对片区内的行政村党风廉政建设、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等情况交叉开展一次全面监督检查,随时受理群众信访举报、摸排问题线索。
“以前我们发现问题也不敢提,怕得罪人。”正在审核村上支出票据的一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说,“这两年,有县乡纪委为我们鼓劲撑腰,大家只管照着下发的制度办、看着墙上的流程干,都放开了手脚,监督底气十足,工作名副其实!”
中共庆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庆阳市监察委员会
甘公网安备 62100202000359